×

登錄

咨詢熱線:400-168-0561(免長途費)
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 > 放射醫(yī)學(xué)技術(shù) > 復(fù)習(xí)指導(dǎo)

頸部CT掃描技術(shù)

2025-04-22 來源:醫(yī)學(xué)考試在線 瀏覽次數(shù): 發(fā)布者:王老師

       “頸部CT掃描技術(shù)”為了幫助大家了解,小編整理如下:

       1.平掃

       (1)掃描體位:患者仰臥,身體置于床面上,頭稍后仰,使頸部與床面平行,兩外耳孔與床面等距。

       (2)掃描范圍:攝取頸部側(cè)位定位像,在定位像上選擇從胸腔入口至下頜角區(qū)域進行掃描;甲狀腺掃描范圍從第5頸椎下緣至第1胸椎。

       (3)掃描參數(shù):頸部掃描層厚5mm;甲狀腺的掃描層厚可用5mm,重建間距與層厚相同。

       (4)掃描方式:螺旋或非螺旋均可。

       2.增強掃描

      頸部檢查一般需作增強掃描,增強掃描可區(qū)別頸部淋巴結(jié)與豐富的頸部血管,了解病變的侵犯范圍,協(xié)助對占位性病變的定位和定性。選擇層厚3~5mm,重建間距3~5mm的薄層掃描。對比劑用量60~100ml,靜脈注射的流速2.5~3ml/s,延遲掃描時間20~25秒。

       3.頸部血管造影

       (1)掃描體位:患者仰臥,頭后仰,使下頜支與掃描床面垂直。

       (2)掃描范圍:在頸部側(cè)位定位像上,設(shè)定從胸腔入口至顱底的掃描區(qū)域。

       (3)掃描方式:單層或多層螺旋。

       (4)掃描參數(shù):單層螺旋的掃描層厚2~3mm,間距1~1.5mm;多層螺旋的掃描層厚0.75~1mm,重建層厚1mm,間距0.7~1mm。

       (5)對比劑:靜脈注射對比劑60~80ml,流速3ml/s,掃描延遲時間15~18秒。

       4.甲狀腺CT灌注

       (1)平掃定位:層厚與重建間距為5mm,掃描范圍只包括甲狀腺,以確定甲狀腺有無病變。

       (2)灌注掃描:對比劑50ml,流速>6ml/s,掃描層厚5mm,注射對比劑后立即掃描。

       (3)常規(guī)增強掃描:掃描范圍包括全頸部,層厚與重建間距可用5~8mm。

      以上“頸部CT掃描技術(shù)”由博傲小編整理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

推薦課程

推薦圖書

×
熱線電話
400-168-0561
備考QQ群
醫(yī)師群: 457349802
護士群: 398775807
護士群: 392484747
藥師群: 375711639
備考微信群
博傲護理 博傲藥師 博傲醫(yī)師
20年專注醫(yī)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