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登錄

咨詢熱線:400-168-0561(免長途費)
當前位置:首頁 > 中醫(yī)師承確有專長 > 復習指導

中醫(yī)師承確有專長考試《中醫(yī)內科學》備考知識點:不寐的其他療法

2021-12-20 來源:醫(yī)學考試在線 瀏覽次數(shù): 發(fā)布者:紀老師

        為了幫助廣大備考生順利通過考試,博傲小編整理了中醫(yī)師承確有專長考試《中醫(yī)內科學》備考知識點:不寐的其他療法的內容,希望能對正在復習的考生有所幫助,內容如下:

        1.體針療法

        治法:調理蹺脈,安神利眠。以相應八脈交會穴、手少陰經及督脈穴為主。

        主穴:印堂、四神聰、安眠、神門、照海、申脈。

        配穴:肝火擾心加行間、俠溪。痰熱內擾加豐隆、內庭。心脾兩虛加心俞、脾俞。心腎不交加心俞、腎俞。心膽氣虛加心俞、膽俞。脾胃不和加公孫、足三里。

        操作:神門、印堂、四神聰,用平補平瀉法;對于較重的不寐患者,四神聰可留針過夜;照海用補法,申脈用瀉法。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。

        方義:心藏神,神門為心經原穴,腦為元神之府,印堂可調理腦神,兩穴相配可安神利眠。四神聰、安眠穴鎮(zhèn)靜安神。照海、申脈為八脈交會穴,分別與陰蹺脈、陽蹺脈相通,陰、陽蹺脈主睡眠,若陽蹺脈功能亢盛則失眠,故補陰瀉陽使陰、陽蹺脈功能協(xié)調,不眠自愈。

        2.推拿療法

        虛證宜益氣養(yǎng)血,實證宜瀉其有余。虛實夾雜宜在補虛瀉實的基礎上安神定志。

        (1)基本治法

        1)點穴催眠:點揉內關、神門、三陰交。三穴相配共奏交通心腎、安神定志之功。本法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眠。

        2)梳理少陽:醫(yī)生兩手五指微屈,從前至后梳理頭側足少陽膽經以平肝潛陽,引火歸原。

        3)摩掌熨目:兩掌摩擦至熱,輕放于眼上,使眼部有溫熱舒適感。此外,本病也可參考頭痛的治療手法進行治療。

        (2)辨證治療

        1)心脾兩虛:指按揉神門、足三里,直擦背部督脈,透熱為度。

        2)陰虛火旺:推橋弓,擦兩側涌泉穴,透熱為度。

        3)肝郁化火:按揉肝俞、膽俞、期門、章門、太沖,搓兩脅。

        4)痰熱內擾:按揉神門、內關、豐隆、足三里,橫擦脾俞、胃俞,以透熱為度。

        3.耳針療法

        選皮質下、心、腎、肝、神門、垂前、耳背心。毫針刺,或撳針埋藏,或王不留行籽貼壓。

        4.皮膚針療法

        自項至腰部督脈和足太陽經背部第一側線,用梅花針自上而下叩刺,叩至皮膚潮紅為度,每日1次。

        5.電針療法

        選四神聰、太陽,接通電針儀,用較低頻率,每次刺激30分鐘。

        6.拔罐療法

        自項至腰部足太陽經背部側線,用火罐自上而下行走罐,以背部潮紅為度。

        以上【中醫(yī)師承確有專長考試《中醫(yī)內科學》備考知識點:不寐的其他療法】內容由博傲小編整理,如果您覺得文章內容對您有所幫助的話就收藏分享一下吧,想要了解更多的醫(yī)考知識點,那就快來關注博傲醫(yī)學考試在線網(wǎng)!

推薦課程

推薦圖書

×
熱線電話
400-168-0561
備考QQ群
醫(yī)師群: 457349802
護士群: 398775807
護士群: 392484747
藥師群: 375711639
備考微信群
博傲護理 博傲藥師 博傲醫(yī)師
20年專注醫(yī)考